【灵山夜话】探寻上饶灵山佛文化的历史印记

上饶灵山    历史文化    【灵山夜话】探寻上饶灵山佛文化的历史印记

点击

上方文字

关注我们~

 

佛在灵山莫远求,灵山只在汝心头。”这句古老的禅语穿越时空,在上饶群峰间寻得极具说服力的生动阐释。当人们踏上灵山的土地,仰望那云雾缭绕的峰峦,奇妙感应油然而生——这里的一石一峰,皆散发着独特文化魅力,承载着历史传承与精神滋养。

 

图|杨加飞

 

图|张前友

佛缘伊始,千年文脉绵延

东汉建武年间,“佛”的第一缕香火悄然飘至上饶灵山。自那时起,这座圣山便与佛法结下了不解之缘。唐代,灵山佛文化达到鼎盛,据唐《云典》记载,当时山中竟有宫、观、殿、宇99座,晨钟暮鼓回荡于七十二峰之间。《徐霞客游记》中留下了对北灵寺的记述,而清同治版《上饶县志》更是详细记载了灵山佛寺的盛况:石城寺、云洞院、鹫峰院、寂照院、白鹤山寺等75处,星罗棋布。唐代贞观年间,一位普陀山高僧云游至此,被灵山的灵性所震撼,毅然在此建寺弘法。北宋时期,通慧禅师在寂照院讲经传道。

 

山融佛意,自然人文契合

上饶灵山的神奇,不仅在于人文积淀,更在于文化意象的巧妙呼应。远眺灵山全景,那连绵起伏的山脉宛如一位 “睡美人”仰卧天地之间。若将目光聚焦于“美人”头部,能联想出庄严的文化形象。另一处奇观“鲲鹏展翅”更蕴含文化深意。传说虽带有想象色彩,但反映出当地对文化传承与守护的美好愿景。神雕以灵山为巢守护七十二峰,可视为文化传承中人们对圣地珍视的投射。“万佛朝宗” 奇观,灵山群峰姿态各异,似双手合十、盘坐入定,千万山峰朝中心,仿若文化传承里的一种凝聚。传说源于对文化交流场景的想象,体现出人们对文化传播、汇聚的向往,还有佛在灵山等文化相关景致,皆为文化传承与表意的载体。

 

图|李毓

 

 

笑佛弥勒

 

古寺传承,文化星火永续

在上饶灵山的文化胜迹中,“石城寺” 堪称传承典范。始建于东汉年间,由浙江普陀山修行者参与创建,历经 1800 年岁月,文化脉络延续。这座古刹吸引历代文化传承者讲经说法,红墙黛瓦间承载无数人对文化传承的虔诚,至今仍闻名省内外。石人峰下寂照院底蕴深厚,北宋通慧禅师在此开展文化传播活动,传递智慧。圆山峰绝顶天心寺、白鹤峰上白鹤山寺等,虽历经沧桑,仍在云雾中延续文化传承的香火,是文化传承的鲜活见证。

 

石城寺|陈彦强

 

灵山真谛,文化滋养心灵

“佛在灵山” 不只是地理指代,更是历史文化在当地沉淀的体现。从东汉初传佛法,到唐代鼎盛,再到如今延续的文化传承,灵山见证文化交流融合、落地发展历程。行走灵山,每一步都是与历史对话,千年古寺、风雨雕琢的摩崖石刻、代代相传的文化传承者故事,都在传达:优秀文化传承与精神滋养,需内心感悟践行,灵山是唤起人们对文化珍视、对精神追求的外在依托,以文化之美浸润心灵,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。

 

 

图|小熊

 

-END-

编辑|龚小丽

校对|龚玉珊

责编|潘   珺

监制|蒋鹏程

 

2025年7月9日 09:41
浏览量:0
收藏